2015年刊 一场灾难有多长 ——读毕飞宇《玉秧》 张莉 在毕飞宇的小说《玉米》及其姊妹篇《玉秀》和《玉秧》三部曲中,《玉秧》与前两部相比颇受冷落。只有陈思和认为毕飞宇的这篇小说是他当年所读到的中篇小说中最让人感动的... 11月22日 阅读 2,450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5年刊 毕飞宇的成长叙事 汪政 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几次三番地强调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从事文学艺术的人来说尤其厉害。他曾经以歌德、达·芬奇、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为例,把他们的作品与他们的童年生活一一对照,说出... 11月22日 阅读 2,846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5年刊 永远年轻的石言 董保存 石言成名的时候,我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在我咿哑学语的时候,就听母亲哼唱那首唱红了全中国的“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和石言相识,却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那时我在... 11月22日 阅读 2,848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5年刊 《柳堡的故事》背后的故事 高平 解放战争期间,我军某连驻扎在江南的一个村子里,那时的军人在姑娘心目中地位特别高,找军人做伴侣是许多姑娘的愿望。这个连队一个战士被房东姑娘相上了,但粗心的战士对此却浑然不知。这也难怪... 11月22日 阅读 2,791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5年刊 浅谈汪曾祺散文 周全 最初接触汪曾祺先生的作品是他的短篇小说《受戒》。题为“受戒”,其内容绝大与“受戒”无关,且结构散漫,创作体裁是小说而似散文,实属一篇“复杂”的作品。 精读由陆建华主编的《汪曾祺文集... 11月22日 阅读 2,692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5年刊 论汪曾祺的晚期风格 翟业军 1988年,汪曾祺为散文集《蒲桥集》写作自序时说:“我写散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言下之意,小说才是他黾勉从之的主业。不过,《蒲桥集》的封面印有汪曾祺自撰的广告,词曰:“齐白石... 11月22日 阅读 2,981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5年刊 抒情文化小说的传承与再造 ——汪曾祺小说论 段崇轩 “衰年变法”的意义 1980年至1981年,汪曾祺《受戒》和《大淖记事》的发表与获奖,引起了文坛和读者的关注、惊喜乃至困惑。其实这两... 11月22日 阅读 2,548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4年刊 一朵雨做的云 —《青衣》人物性格解读 刘建玲 在当代文坛上,毕飞宇是一位长期关注女性生存并擅长描绘女性心理的作家。《哺乳期的女人》《上海往事》等都体现了作家用细腻的笔触,精细入微表现女性心理的创作风格。于200... 11月22日 阅读 5,448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4年刊 抚触生活的伤与痛 —谈毕飞宇《哺乳期的女人》的美学向度 洪艳 毕飞宇以其作品对充满虚无和解构色彩的后现代文化的疏离,被评论界归属为中国“晚生代”小说家中的“另类”。毕飞字的小说视角平淡而世俗,可就在那份平淡和世俗中能让你感受到... 11月22日 阅读 2,582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4年刊 那是一颗“平原”式的心——毕飞宇长篇小说《平原》 李敬泽 如果一部小说名为《平原》,我认为这个作者的首要困难是:对平原无话可说。中国现代以来的小说中,遍布雄伟的高山大川,辽阔的草原和幽深的水,但你用心想一想吧,你很难记起一片平原,少时... 11月22日 阅读 2,651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