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赏析 毕飞宇:什么是故乡?——读鲁迅先生的《故乡》 一、鲁迅的基础体温《故乡》来自短篇小说集《呐喊》。关于短篇小说集,我有话说。许多读者喜欢读单篇的短篇,却不喜欢读短篇小说集,这个习惯就不太好。其实,短篇小说是要放在短篇小说集里头去阅读的。一个小说家的... 08月31日 阅读 600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名作赏析 刘根勤|王干散文欣赏:惟能诚于人,方能诚于文 王干在泰州多儿巷1号,胡锦涛故居门前留影。 王干,昔日的干兄,如今的干老,嘱我为其散文作评论。 当真是荣于华衮,然而也绞尽脑汁。 这标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浓浓的古龙味道。 原话是西门吹... 09月24日 阅读 1,541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名作赏析 袁姣素|文化诗学的古典之美 ——漫话徐可散文集《背着故乡去远行》 有评论家说,“文化诗学”仍然是“诗学”,所以回到文本,回到语言、审美,是“文化诗学”的重要旨趣。当代作家董桥说,散文须学、须识、须情,合之乃得。徐可则认为,散文须情、须识、须学。这三点是古典美的内核,... 02月02日 阅读 1,394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名作赏析 庞余亮:追忆的温馨(新作评介) ——读刘仁前《楚水风物》 这世上最幸福的时刻,无疑是能够从容追忆那已逝的似水一般的年华。 比如那个躺在蓝屋子里的普鲁斯特,他说:“她让人端来一个扁扁鼓鼓的点心,名叫小玛德莱娜,看上去像是用扇贝型模子配制的。当下,我面对阴郁的白... 06月13日 阅读 1,486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名作赏析 徐可|故乡风物最关情 ——《楚水风物》读札 (原载2018年5月10日《文学报》,略有删节) 故乡的风物总是能勾起游子的情思。也许是因为出生于长江流域的缘故,那些关于江南水乡的文字更是引起我特别的兴趣。读起来,仿佛带着家乡特有的氤氲水汽。所以,... 05月15日 阅读 1,607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名作赏析 吴长青|风物志的文化意义 吴长青,男,1970年11月生,江苏盐城人,南京师范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文学硕士,《芳草》(网络文学版)评刊小组创始人,昆山少年文学特聘副院长,香港诗歌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网总编辑。著有散文集... 05月15日 阅读 1,711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名作赏析 毕飞宇|生花妙笔:荸荠庵的风流和尚们 编者按:汪曾祺的《受戒》语言别具一格,既幽默戏谑又简洁明快,纡徐平淡,流畅自然,生动传神。其中对荸荠庵几位出家的师父描写尤为出色,下面我们跟随著名作家毕飞宇,在他的解读下来品一品《受戒》语言的妙处。 ... 02月02日 阅读 2,998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名作赏析 刘秀娟|曹文轩新作《蝙蝠香》:那些留守少年,在梦境中疗愈自己 《蝙蝠香》是作家曹文轩的小说新作,这是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小说,但它打破了我们对留守儿童题材的刻板印象。离别、相思、守候,是我们这个民族非常特殊的情感体验,是我们在文学中反复吟诵、抒发的情怀,从《诗... 11月03日 阅读 1,879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名作赏析 段崇轩:抒情文化小说的传承与再造——汪曾祺小说论 ——汪曾祺小说论 “衰年变法”的意义 1980年至1981年,汪曾祺《受戒》和《大淖记事》的发表与获奖,引起了文坛和读者的关注、惊喜乃至困惑。其实这两篇描述旧人旧事的诗意小说,并非空穴来风、天外怪客,... 06月23日 阅读 1,441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名作赏析 大家|丁帆:漂泊诗人的激情 ——纳博科夫《致薇拉》读札 丁帆 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里下河文学流派评论家中灵魂人物。 同事唐建清先生送来了他的新译作《致薇拉》,这对我一直想探索纳博科夫内心世界的夙愿,无疑... 04月26日 阅读 1,659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