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刊 白 烨|想看的和想说的 —读苏北散文有感 这些年,虽然被连绵不绝的长篇小说的阅读与评论弄得疲惫不堪,但还是要硬挤出一些时间来读一些别的著述,以丰富和愉悦自己,比如散文类作品,文史类图书,等等;苏北的散文作品,就这样“业余”地进入了我的视野,并... 08月17日 阅读 1,082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6年刊 阿土|乡土人文和原初精神的思考 —读顾坚长篇小说《元红》 不久前读到一句话,意思是说,时针可以拨回原点,但时间却再也不能回到昨天。我觉得以这句话来作为我读顾坚长篇小说《元红》的开头十分适用,因为贯穿这部小说的恰恰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是回不去也挽留... 08月17日 阅读 1,266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6年刊 姜广平|多维文学视野中的《垛上》 作家刘春龙在推出长篇小说《深爱至痛》和田野叙事散文《乡村捕钓散记》之后,2015年再一次推出40万字的长篇小说《垛上》。 这部可谓精心力作的长篇小说,为我国长篇小说的文学长廊再添精品,为中国小说的人物... 08月17日 阅读 1,123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6年刊 王爱军|诗性的诉求 —罗望子新乡土叙事小说论 “诗性”( Poetic)概念源自维柯。在《新科学》中,维柯从认识论的背景下认为,童年时代的先民本性就是诗人,靠想像达成“诗性智慧”,形成“诗性意象”,如隐喻等。诗性来自想象,想象使先民达成“各种人的... 08月17日 阅读 1,321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6年刊 钟丽君|行吟大地的诗人 —读姜桦诗集有感 一 辽阔而神秘的大地,在时间的逼视下,真的就像飞鸟收起翅膀,渐渐隐去了吗?行色匆匆的路上,有多少人愿意放慢灵魂的脚步,与花朵交谈,同草木私语?一位诗人以澄澈的目光、内敛的情感,以一个歌者... 08月17日 阅读 1,115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6年刊 陈永光|时刻觉醒着 ——从《理想生活》到《半墙记》 多年以前,庞余亮写下组诗《理想生活》。 在其中的《星期之车》里,他描写了我们的分裂状态:日子与内心;善始与恶终;公共与隐私。 你把它看作诗歌与世界、诗人与其他人关系的某种隐喻,也未尝不可... 08月17日 阅读 1,132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6年刊 黄德志 刘涛|后青春时代的爱情书写 —评丁捷新作《依偎》 以爱情为主题的青春文学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一个历久弥新的主题。经过三十多年的创作积累,青春文学作品可谓多矣。然而,过去的青春文学创作或者是作家为了表达对往昔青春爱情的祭奠,怀着往事不可追的... 08月17日 阅读 933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6年刊 费振钟|一个心灵对另一个心灵的慰藉 新时期到来,汪曾祺复出文坛,从1980年10月在《北京文学》发表《受戒》起,《大淖记事》《岁寒三友》《异秉》等一组以故乡高邮旧时代生活 为背景的小说联翩问世,引起文学界的积极关注,广受读... 08月17日 阅读 927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6年刊 翟明|莫老师的诗性人生 —《叶橹文集》序 叶橹老师曾开玩笑说:“喊我叶老师的,大多只是看了我的书;喊我莫老师的,基本上是听过我的课,是我正宗的学生。” 我属于喊莫老师的,而且,喊得最早。那是1980年,我们刚进高邮师范,同学中的... 08月17日 阅读 1,190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2016年刊 姜广平|刘仁前论 引论:从《香河三部曲》收官之作说起 作为新生代作家群里的一名重要作家,刘仁前也许只能代表他自己。我们发现,刘仁前在众多新生代作家中是一个异数——凡深受先锋文学浸染的新生代作家们,没有一个... 08月17日 阅读 1,059 views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