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大家》2021年第1期
现代社会,科技极速发展,人们的脚步越来越快,生活节奏、工作节奏, 乃至情感节奏,亦如是。一些人在一路狂奔向前的时候,极少转身回望,极少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极少去回味那旧日的时光。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件憾事。也许是渐入老境之缘故,我是愿意慢下脚步,让自己在旧时光里沉醉的。在旧时光里,我就遇见了令我痴迷的风俗。 风俗是一面镜子,它照见的是一个迷人的世界。无论是哪个地区、哪个民族、哪个时代,都有着独特的不一样的风俗。有俗语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所生活的泰州地区,民间风俗,丰富多彩,仪态万千。 清明时节,邀你到溱潼的国家湿地喜鹊湖,来看一看划会船吧!那是怎样的壮阔,怎样的激荡呢?有诗为证: 溱潼湖里水如天, 三面村庄但水田。 只有湖东无屋宇, 人家尽住打鱼船。 下河村落自为邻, 惯使舟船气力振。 团练若成皆劲旅, 请看篙子会中人。 这两首诗,出自清同治三年九月刻本《海陵竹枝词》,是一个名叫储树人的知县所作。诗作并无深文大意,但其之于溱潼及溱潼会船却意义特殊。储知县的第一首诗作,描述了溱潼特有的水环境,这可是会船能在此发展演变的基础。无此水环境,即无溱潼会船产生于此之可能也。其第二首诗作,直接点出了溱潼一带赛会船的习俗。溱潼一带的下河人,赛会必撑会船。但见会船之上,群情激奋,喊声震天,竹篙挥舞,快捷如飞,好一派热闹的景象。这样的场景,在溱潼已经存在200多年的历史矣。






